最近,李小璐又上热搜了,但这次不是因为新作品,也不是因为感情动态,而是她在二手平台闲鱼上售卖女儿甜馨的旧衣物,价格高得离谱--一双穿过的旧椰子鞋标价800元,一套有点小脏的童装套装卖510元,连二手裤子也要200元。

消息一出,网友炸锅了。有人嘲讽:这是缺钱缺疯了吧?也有人直言:明星用过的东西就镶金边了?白送都膈应!更有人质疑李小璐在消费女儿,利用甜馨的名气割粉丝韭菜。
那么,李小璐到底是不是真的缺钱了?明星卖二手物品,定价多少才算合理?这场风波背后,又折射出怎样的消费心理和明星经济现象?

在闲鱼上,李小璐的账号认证信息明确,商品描述也写得很清楚:甜馨穿过的旧鞋子、衣服,有些甚至有明显使用痕迹。比如那双标价800元的椰子鞋,描述里写着八成新和微瑕,而另一套童装则标注偏远地区不包邮。

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,这样的价格显然难以接受。毕竟,市面上全新的儿童运动鞋,二三百元就能买到不错的品牌款,而李小璐的二手鞋却要价800元,远超市场价。有网友吐槽:这哪是卖二手,这是把粉丝当冤大头!
更让大众不满的是,当网友在评论区质疑价格过高时,李小璐方面并未作出任何解释或调整。这种爱买不买的态度,进一步激化了舆论,不少人批评她高高在上看不起普通人。

其实,明星卖二手物品并不新鲜。李湘、沈梦辰等艺人也曾在闲鱼上出售奢侈品,但大多会按市场行情打折,比如原价上万的包包卖三四千。
而李小璐的定价策略,却让很多人觉得吃相难看--既没有限量款的收藏价值,也不是全新未使用,凭什么卖这么贵?

支持者认为,明星物品自带溢价,粉丝愿意为明星同款买单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。但反对者则指出,李小璐的行为本质上是在消费女儿,利用甜馨的知名度抬高价格,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。
此前,甜馨曾因家庭争议在学校遭受排挤,而李小璐却频繁让她曝光在公众视野,无论是录单曲还是带货旧衣物,都让部分网友质疑:她到底是在培养女儿,还是在把女儿当赚钱工具?
有趣的是,同样是卖二手物品,不同明星的风评却大相径庭。比如李湘卖奢侈品,网友大多星空体育调侃她富婆清库存,而李小璐卖童装却被骂上热搜。这种差异,或许和她的公众形象有关。
自从那件事件后,李小璐的演艺事业几乎停滞,转而活跃在短视频和网红带货领域。尽管她努力塑造好妈妈人设,但争议始终如影随形。这次高价卖二手衣物,更被解读为缺钱捞金,进一步加深了大众对她的负面印象。
相比之下,其他明星卖二手物品时,往往会被贴上节俭接地气的标签。这种双标现象,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明星的道德审判--路人缘好的艺人,做什么都容易被宽容;而口碑不佳的明星,则更容易被放大缺点。

毕竟,娱乐圈一直存在明星效应,部分粉丝愿意花高价购买偶像的私人物品,甚至觉得这是一种亲密接触的方式。

但问题在于,甜馨的旧衣物并非稀缺资源,也没有特殊纪念意义,高价售卖难免让人质疑其合理性。更何况,如今的孩子个性独立,很多家长宁愿买新衣服,也不愿让孩子穿别人的旧衣物,哪怕那是明星同款。

李小璐的闲鱼风波,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明星溢价的争论。明星利用自身影响力变现无可厚非,但如果定价远高于物品实际价值,甚至让消费者感到被割韭菜,就难免引发反感。
而对于李小璐来说,这场争议或许再次提醒她:公众人物的每一个商业行为,都可能被放大审视。与其高价卖旧物引发争议,不如思考如何更体面地经营自己的事业和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