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是马拉松爱好者,是否会突发奇想地把这些年获得的全程马拉松奖牌上秤称一称?
10Kg的重量,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(下称北京儿童医院)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段彦龙近7年取得的“战果”。“以前我总觉得,跑马(拉松)的人都是疯子。”可谁能想到,有一天,他也加入到“疯子”的行列,一跑就是10年。“忽悠段”是他的外号,他“忽悠”了多少同事跟他一同奔跑?哪些风景是跑起步来才能看到的?

工作中的高度紧张,使得亚健康状态直扑而来,段彦龙形容曾经自己的身体“就像‘气儿吹的一样’”。2009年以来,他几次出国进修,都被国外同行的健身习惯深深触动。回国后,跑步的强烈欲望促使他迈开了脚步。
相比刚开始运动带来的肌肉酸疼,段彦龙更享受的是跑完后的神清气爽,“身体被调动起来,压力也得到释放,第二天处理工作的思路也更加清晰”。
在段彦龙看来,跑步是最经济、方便、高效的运动,哪怕只有半小时的闲暇时间,他都会穿上跑鞋,出去跑一会儿。能用“跑”抵达的地方,段彦龙几乎不会借助任何交通工具。为了克服自己的惰性,他还有一个“绝招”——跑出家门,越远越好,“之后再强迫自己跑回来,只要跑出去,离成功就不远了。”
段彦龙的长跑“首秀”献给2012年北京国际长跑节。在那次10公里奔跑之后,他又参加了当年的北马迷你比赛。2013年10月,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再一次向长跑者们吹响集结号,他决定首次挑战半马距离,21公里,全程用时2小时11分钟。“冲过终点线的感觉那真是太爽了!”回忆起当时场景,段彦龙仍掩盖不住内心的激动,“组委会发的包,我到现在还留着。”

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(下称奥森)是众多跑步爱好者的聚集地,那里也有段彦龙口中提到的“组织”。“奥森的活动很多,我第一次就在伙伴们的鼓励下在那里完成了25公里跑。”在不加班的周末,早起奔赴奥森刷圈是他多年坚持的事情。
在他看来,作为一名跑者,把职业和兴趣结合在一起也是件很快乐的事。2015年,段彦龙有幸入选康保马拉松的“兔子”(领跑员)。2016年,他又以急救跑者的身份参加过“北京跑”半马比赛,又以医师跑者的身份参加过北马比赛。“我愿意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在赛道上守卫着跑友们的安全。”
2014年在山东东营,段彦龙第一次参加全马比赛,他坦陈自己在过程中无数次质疑过为什么要坚持跑完全程。“跑到第三小时,我感受到了人生绝望,我反复问自己到底干嘛来了!一个人单程坐9小时大巴,为什么要来受这份罪。但我不能放弃,一步都不能停,只要一停,时间、精力、信念将通通成为泡影。”段彦龙说得很激动,随后话锋一转,“有时候,人生哲理全在这马拉松里。”最终成绩在4小时49分钟,段彦龙一点不遗憾。
想要逐步超越自己,离不开同跑者们的鼓励。段彦龙在赛道上结识了很多伙伴。2015年郑开马拉松,与小伙伴携手冲刺触动着他。“赛道友谊就是大家同甘苦共患难。好几次后半程,要不是有不同的跑友互相陪伴,我可能真的会放弃。”
不仅在国内跑,他的身影还出现了国外。每到一座新城市,刷地标是他必须动作之一,不是停下脚步与著名建筑拍合影,而是用GPS留下这座城星空体育市的跑步轨迹。2017年2月初,段彦龙前往波士顿进修,沿着查尔斯河沿岸一路跑过哈佛大学、麻省总医院、伯克利音乐学院、麻省理工大学等周边许多景点。“这感觉就像通关一样!”段彦龙兴奋地说。

2018年11月12日,段彦龙的朋友圈更新:年假D2之带着跑鞋去旅行,细雨绵绵慢慢刷慢慢品瑞典第三大城市Malmo,绕个半马可真不易轨迹像贪吃蛇基本上没有交叉,明日继续北上去刷!
除了收获美景,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人文气息也打动着他。一次奔跑中,他偶遇这样一位同样在奔跑的耄耋老者,衣服后面写着:slow,please……
2017年4月,“北京儿童医院BCH跑步小队”在段彦龙的发起及同事们的响应下成立。小队还得到单位工会的支持。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”是他带领大家向前奔跑的初衷,他更是希望能将运动的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。在当时“我们是谁”漫画风靡之时,跑团成员也给队长段彦龙写了个段子。因为他总会“忽悠”同事一起跑步。“忽悠段”的外号因此得来。


跑团发展至今已两年有余,段彦龙作为群主创建了两个微信群,一个为正式跑步群,100多人,另一个是候补群,200多人。正式跑步群里,他不仅喜欢给大家发点“鸡汤”,还会告诉一些注意事项。除了鼓励迈开步伐,“嘚瑟”跑步成绩也是段彦龙极力提倡的事,“既然跑了就需要‘嘚瑟’、需要表达”。“不管长短,不管快慢,跑了就赞”也是他在群里“领跑”的金句。
他会将两群成员按跑步频率划分得很清晰,成员组成也是动态调整的。跑步群里的人若是一个月内都没有‘打卡’记录,就会被‘调整’到候补群。候补群里的人如果跑得积极,还会晋级到跑步群。“这可不是说着玩的。”段彦龙拿出手机展示,“每到月底,我都清人。有的同事本来不想跑,一看到月底了,就必须出去跑两圈。月初进人月底结账。”
为了让跑步不枯燥,段彦龙还会组织大家设计很多有趣的路线图,例如跨年之际的数字、春节之际的生肖,还有飞马、大象、玫瑰花、心套心的造型……他都会在朋友圈一一晒出。“BCH跑步小队已经连续两年被医院工会评为幸福优秀小组,我们是最活跃的一个小组之一。”段彦龙自豪地说。
段彦龙喜欢将每一次“跑马”看作是的阶段性考试。工作之余,到现在他已经跑了三十多个全马赛以及50Km以上距离的越野比赛。“跑马让我既害怕又期待,但出发目的就是为了自己,给自己定个目标直至冲刺终点线。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。”跑了这么多年,段彦龙最希望的就想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跑。“我们不能跟别人比,就跟自己比,在不耽误工作的基础上,让生活多点儿乐趣。”
此次采访的地点,段彦龙与健康界并非约在北京儿童医院,而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(下称世纪坛医院)。为了承接两院医联体的工作,除了在本院照常的工作外,从2018年10月起,他还会定期在世纪坛医院出门诊。多年的奔跑让他精力充沛,能够更好地应对两家医院的患儿。
与解释病情的侃侃而谈不同,当有一些小患者就诊完毕后向他表达感谢时,段彦龙会稍显害羞,忙说“不客气”后又投入到工作中。